點擊數:672025-09-09 16:02:29 來源: 氧化鎂|碳酸鎂|輕質氧化鎂|河北鎂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氧化鎂作為陶瓷助熔劑提升瓷器堅韌度的機制,主要通過降低燒成溫度、優化顯微結構、抑制裂紋擴展三個核心途徑實現,具體如下:
一、降低燒成溫度,促進均勻燒結與致密化
陶瓷原料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,其熔融溫度較高。氧化鎂作為助熔劑,通過以下方式降低燒成溫度并優化燒結過程:
形成低熔點共熔體:氧化鎂與石英、長石中的堿金屬氧化物等反應,生成低熔點的鎂硅酸鹽共熔體。這些共熔體在較低溫度下熔融,填充陶瓷顆粒間的孔隙,促進顆粒緊密堆積,減少氣孔率。
抑制晶粒過度生長:傳統陶瓷燒成中,高溫易導致石英、長石晶粒粗化,引發結構缺陷。氧化鎂通過吸附在晶粒表面,阻礙其異常生長,使顯微結構更均勻,避免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的脆性斷裂。
二、優化顯微結構,提升界面結合強度
陶瓷的堅韌度取決于晶相、玻璃相的分布及界面結合狀態。氧化鎂通過調控顯微結構,增強陶瓷內部的“協同承載能力”:
引入鎂鋁尖晶石相:在含氧化鋁的陶瓷配方中,氧化鎂與Al?O?反應生成鎂鋁尖晶石。尖晶石相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斷裂韌性,且與基體的熱膨脹系數匹配性好,可通過“釘扎效應”增強晶相間的結合力,減少界面開裂風險。
細化玻璃相網絡:陶瓷中的玻璃相起粘結作用,但其脆性較高。氧化鎂可降低玻璃相的粘度,使其在冷卻過程中均勻分布于晶相間隙,形成連續且薄的玻璃相膜,避免傳統厚玻璃相層導致的裂紋快速擴展。
三、抑制裂紋擴展,發揮“增韌補強”作用
陶瓷的脆性本質是裂紋尖端應力集中導致的快速斷裂,氧化鎂通過以下機制抑制裂紋擴展,提升斷裂韌性:
裂紋偏轉與橋聯:當裂紋遇到氧化鎂衍生的高硬度相時,會發生路徑偏轉或被晶相“橋聯”,消耗斷裂能量,使裂紋擴展阻力增大。
微裂紋增韌:氧化鎂在燒結冷卻過程中,因熱膨脹系數與基體存在微小差異,會在局部產生無害微裂紋。當主裂紋擴展時,微裂紋可吸收能量并改變主裂紋方向,延緩宏觀斷裂。
四、實際應用中的效果驗證
日用陶瓷:添加3%~5%氧化鎂,可使瓷器的抗彎強度從80~100 MPa提升至120~150 MPa,熱震穩定性從10~15次提升至20~30次,不易因溫度變化開裂。
結構陶瓷:在氧化鋁陶瓷中引入10%~15%氧化鎂,斷裂韌性從3 MPa·m1/2提升至4~5 MPa·m1/2,可用于制造耐磨零件。
電子陶瓷:氧化鎂優化的顯微結構可降低介電損耗,同時提升機械強度。
總結
氧化鎂作為陶瓷助熔劑,通過降低燒成溫度實現致密化、調控顯微結構增強界面結合、抑制裂紋擴展提升斷裂韌性三大機制,從根本上改善陶瓷的脆性,使其兼具“高強度”與“高韌性”。其作用本質是通過化學與物理協同效應,將傳統陶瓷的“剛性堆砌結構”轉化為“協同承載結構”,因此成為提升瓷器堅韌度的關鍵助劑。
熱線電話
13833967259